“經營企業如開車。要想車開得安全、經濟、快捷,首先是一流的高速路,再是完備的交通規則,而流程則是高速路,制度就是交通規則”,談及當下的流程制度優化時,秦慶平董事長如此作比。
歷經四個月的緊張工作,“筑路”已近尾聲,并開始上路測試,“訂規”也已全面展開,并緊鑼密鼓持續推進。
筑路以致遠
多年來,公司很多時候是“逢山開路,遇水架橋”,翻看公司交通地圖,有國道,有省道,還有鄉間羊腸小道,阡陌交通,縱橫交錯,重復交叉,節點繁多,遠不能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。為此,公司成立項目組,對公司地圖的道路重新梳理再現,有各類道路1729條。基于公司未來發展思考,對公司交通地圖全面規劃,先國道,再省道,后其他,并思考如何對接,提交會審,確定公司交通地圖核心框架。
交通框架搭建起來了,但道路不一定暢通。公司高管掛帥,分6個小組以競賽方式研討會審,從道路設計,到道路走向,到監控設置……重點側重了安全性、高效性、完整性、一致性與實用性,識別道路中可能出現的風險,明確時間期限,增設監控設施,保持各條道路盡可能完整,涉及內容的名稱標識規范一致,命名及要求通俗易懂,簡單實用。
9月14日,各組對所轄區道路設置情況全面演示匯報,參會人員從公司現狀及未來發展提出了各自意見與建議,高層管理人員現場評價打分,據排名情況予以獎勵。
在全公司范圍內廣泛征求工作人員與使用人員的意見與建議,并對收集的553條建議全面評估后再次優化。
當下,公司交通地圖的構筑已全面完成,測試也全面展開,各責任人識別可能行走的道路,查找可能存在的問題及風險,并增設導航系統OA,交警上道,開始執勤,對公司道路的安全、暢通全面督查,據督查情況及測試發現問題,再次評估優化,確保道路的安全高效。
訂規成方圓
在公司“嚴管重法”管理理念的指引下,多年來,公司狠抓管理,出臺了多項交通規則,有長期的,有臨時的,有正式的,有補充的,不可避免地存有重復、交叉、沖突等問題,雖2010年公司曾下大力氣進行過全面梳理,但時移事易,尤其是公司交通地圖的改變,現有的交通規則已不能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,所以,公司再次梳理修訂交通規則。
路有了,導航有了,但一路行來,只有知曉應該走哪條路,哪里有紅綠燈,明晰哪里可能會出問題……才能規避違章事件的發生。
現今,公司交通規則的梳理修訂正緊張進行。從公司整體高效運營出發,思考需出臺哪些規則,并根據測試發現問題補充完善,確保規則的全面、系統與適用,交通規則一經修訂完成,并在征集全員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,再次評估修訂,配套公司交通地圖,為公司高效安全運行奠定流程制度基礎。
流程、制度的制訂、執行、監督、修訂是一個閉路循環圈,不是一成不變的,需要在實踐中持續優化,方有生命力,才能更符合公司實際。
道路暢通了,規則理順了,有了前行的正確方向,加上技術過硬的司機,這樣,行來將更加安全,更加高效,更加快捷,公司將駛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