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聲,沙場秋點兵”。金秋時節,一年一度的生產大考盛大開啟,歷時近2個月后圓滿落幕。
新:事時異
時異則事異。較往年的考評,今年的變化主要有:
信息手段助力。為方便工作,提升效率,人力資源部建立培訓微信群,培訓工作人員入群,通知傳遞獲取,經驗分享借鑒,問題及時糾偏,取長補短,促進提高。
復審周期變長。除符合條件新近轉崗且取得操作工等級的員工復審外,其余人員改每年復審為兩年一審,但需提供相關成果,旨在讓員工深入實踐,發現問題,解決問題,推動工作。
考評標準細化。就個別單位考評步驟籠統、扣分標準有彈性的問題,公司選取樣板,各部門參照進一步細化,可操作性強,完善審核后開考。
對標國標規范。品保部考評人員對照國家標準,查找員工考試中存在的問題等關鍵點,據實規范操作,并全面匯總,全員對照,自查自糾,改進提升。
質量時間并重。設備考評在往年著重考核質量的基礎上,新增了完成時間的考核,即以所有參與該項目考試用時的平均數為基準,用時少者加分,用時多者減分,更加全面檢驗了機修人員的實操能力。
實:接地氣
“大考”,是考試,更是培訓。在實踐考試中,現場操作為主,模擬操作為輔,考評結束后,評委逐個就員工考試存在的問題現場講評,教給員工如何正確去做,講評完成后,被考人員復述評委講評內容,現場再操作,以考促提升。考試結束后,各部門整理出考試人錯題明細,重點學習,突破提高。
設備鉗工考評突出了實用,題目為加油口的短接制作,在考核員工鋸割、劃線、鉆孔實操的同時,新增了攻絲,更難能可貴的是,制作完成的加工件,可全部回收應用于生產,變廢為寶,一舉兩得。
電儀考評在往年題庫的基礎上,新增日常運行維護等實際問題,將熱繼電器的選型納入考評,現場出具電動機規格,據規格由考試人員設定熱繼電器的選型區間,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。
在考評過程中,也發現了設備管理員制圖能力有待提升,公司將此列入計劃,系統培訓提升。
長:齊步走
將精益管理納入操作工等級評定,今年是第二年。通過設備點檢和自主保全考試,發現員工對設備問題的排查、設備潤滑等均有所提升,精益潛移默化的作用已逐步顯現。
“今年的電儀考試,尤其是線路圖的繪制,要求更細更嚴,包括每一個符號的使用及畫法,從整體考評看,電儀人員的實操能力進步很大”,電儀考評組長趙愛民說。
技能比武、操作工等級評定的持續推行,加之操作工等級補貼的再提高,激發了員工學技術、練技能、鉆業務的熱情,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,涌現出一大批技術過硬、作風優良的崗位技術能手,為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技術基礎。